中国西部地区人才培养卓越高等职业学校50强
中国西部地区服务贡献卓越高等职业学校50强
中国西部地区产教融合卓越高等职业学校50强
中国高职院校“产教融合发展活力”百强
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
全国职工教育先进单位
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
工业和信息化部产教融合试点单位
教育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试点单位
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
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
全国第一批乡村振兴电商人才培养示范基地
中国-老挝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牵头单位
重庆市高水平高职学校
重庆市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
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
重庆市职业教育发展潜力优势学校
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
重庆市绿色校园建设示范校
重庆市节水型高校
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
重庆市社区教育示范基地
重庆市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成绩突出集体
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项目建设单位
鲁渝高校高水平专业共建单位
搜索
当前位置: 首页 通知公告

关于开展“人工智能推动产教适配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”主题论文及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的通知

来源:教务处 发布时间:2025-10-29 浏览次数:0 【打印】

各二级学院:

根据《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关于开展“人工智能推动产教适配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”主题论文及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的通知》要求,为做好我校遴选和推荐工作,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:

一、申报范围

全体教职工

二、优秀论文评选

(一)论文选题

1.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产教精准匹配机制研究

重点方向:基于AI技术的区域产业人才需求预测与分析模型构建;适应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的专业(群)动态调整机制;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微专业建设路径;基于产业链的集群式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。

2.面向“人工智能+”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研究

重点方向:融入AI技术与元素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;“AI+专业”融合课程的设计、实施与评价;新形态活页式、工作手册式、数字化教材开发与应用;一流核心课程、专业教学资源库、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的创新建设与实践。

3.人机协同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变革研究

重点方向:AI赋能下的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与自适应学习实践;虚拟仿真实训、智慧课堂、AI助教等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;基于AI大数据的学习过程监测、智能诊断与形成性评价;面向高技能培养的项目式、案例式、沉浸式教学改革。

4.支撑产教适配的教师能力与团队建设研究

重点方向:产教适配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;“AI+双师型”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创新;校企共建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与研习工坊探索;名师名匠工作室在AI技术应用中的引领作用;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路径研究。

5.适应产业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

重点方向:AI时代职业教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与能力结构;校企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机制与路径;基于科创平台、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个性化培养模式;世界技能大赛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互促机制。

(二)论文要求

1.主题鲜明。参赛论文应紧紧围绕征文主题,从以上5个选题中选取1个方面撰写,题目自拟。

2.结构严谨。思路清晰、逻辑严密、结构完整、内容全面、重点突出、观点新颖、见解独到,论文结构合理。论文总体字数不少于5000字,不超过8000字。

3.格式规范。标题采用二号黑体,副标题在标题下方,前面加破折号,采用三号黑体;摘要字数300-400字,采用宋体四号;关键词3-5个,采用宋体四号;正文采用宋体四号。全文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5磅。具体格式参考附件1。

4.遵守学术道德。论文应思想正确,符合立德树人根本要求,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,文章独立撰写,严禁抄袭,文责自负,查重率需低于20%,且于2025年11月20日前未发表及未在各级评审活动中获奖或交流。

5.数量要求。学校从每个论文选题中择优推荐2-3篇论文参评,推荐总数不超过10篇。每篇论文落款作者最多3人,以第一作者申报限提交1篇,以第二、第三作者申报限提交2篇。

三、典型案例评选

(一)案例主题

1.专业(群)升级与数字化改造典型案例

重点方向:运用AI技术进行专业(群)诊断、优化与迭代的实践;传统专业数字化改造的成功案例;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新兴专业(群)建设案例。

2.模块化课程与新形态教材开发典型案例

重点方向:专业(群)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改革;课程与AI技术深度融合的改造案例;新型活页式、数字化、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开发与教学应用案例;虚拟仿真实验、在线开放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案例。

3.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价改革典型案例

重点方向:在具体课程中常态化运用AI工具如智能学伴、虚拟仿真实训平台、AI助教显著提升教学效果的实践;利用AI技术实现学生技能操作精准评测、智能分析与实时反馈的案例;智慧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与应用范式。

4.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与团队建设典型案例

重点方向:学校或院系层面系统化提升教师AI素养的培训项目与实践;校企合作共建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基地的创新模式;教学创新团队、名师(名匠)工作室在AI技术应用方面的协作机制与突出成效。

5.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典型案例

重点方向:面向2024-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团队征集。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背景、总体思路、主要问题、 解决方案、核心技能、成果成效、项目创新、应用价值、反思与启示等。

(二)案例要求

1.范围要求。围绕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成果,聚焦以上主题的改革实践为主要内容,题目自拟。

2.材料要求。案例材料撰写要避免“大而全”,防止写成工作总结,报送的案例要体现具有典型性、创新性、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做法。文字材料要求主题鲜明、逻辑清晰、语言精练、图文并茂,字数控制在3000字左右,图片不超过3张(案例思维导图1-2张)。应包括实施背景、主要做法、创新之处、主要成效四个部分。具体格式参考附件2。

3.数量要求。学校从以上每个主题中择优推荐1-2篇案例参评,总数不超过10篇。每个案例作者最多3人,以第一作者申报限提交1篇,以第二、第三作者申报限提交2篇。近5年已获市教委、市教科院遴选的相关主题的典型案例不得重复报送。

四、申报程序

(一)学院推荐

各二级学院按照通知要求,组织教职工开展申报工作,所报案例要求真实原创,至少推荐1篇论文/案例并将论文/案例材料、论文推荐/典型案例汇总表(附件3、4)电子档材料发送至邮箱:1318380231@qq.com截止时间:2025年11月10日17:00,逾期不予受理。

(二)专家评审

教务处将严格审核申报材料组织专家进行评审,并确定拟推荐申报的论文/案例名单

材料完善

拟推荐论文/案例负责人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申报材料进行完善,于2025年11月15日前形成定稿,教务处统一盖章。

平台填报

教务处组织拟推荐论文/案例负责人登录指定系统,于202511月18日完成在线填报。具体操作指南另行通知。

 

联系人及联系电话:杨老师,13996027465。

 

附件:1.参评的论文格式

2.典型案例申报表

3.论文推荐汇总表

4.典型案例汇总表

附件1-4.zip



教务处

20251029